颐和园晨曲
北京日报

2025-07-01 04:43 语音播报


  郭宗忠
  夏日清晨,走进颐和园,便走进了鸟的乐园。乌鸫、白头鹎、珠颈斑鸠、喜鹊、灰喜鹊、山雀、麻雀、燕雀,还有许多不知名的鸟,不论看到它们的身影,还是听到它们的鸣叫,都会让你为之驻足。
  迷人的鸟鸣,一路陪伴你在颐和园中漫步,脚步似乎也在鸟声里变得轻盈。明镜似的昆明湖上,优雅飞着的是苍鹭,仓促飞起的是鸬鹚,边飞边叫的是野鸭。岸边的一只鸳鸯妈妈带着一队九只小鸳鸯,时而排成一队,时而又打乱了队形,那是有小鸳鸯贪玩,游离在了队伍之外。为等落队的小鸳鸯,鸳鸯妈妈会不时地停下来,呼唤几声,不知是亲昵喊着小鸳鸯的乳名,还是一声声呵责。不一会儿,它们钻入芦苇荡里不见了踪影,只听到啾啾的叫声渐渐远去。
  一对凤头在做窝。窝有了雏形,却还是要许多树枝、芦苇或莲叶梗来铺垫。雌凤头在看护家园,防范野鸭、鸳鸯和黑天鹅侵占领地,也防范甩籽的鱼破坏了好不容易建起来的巢。而雄凤头肩负做窝的重担,一次次扎进水中,捡来长过他身体数倍的柳枝、芦苇秆和腐烂的叶子。雄凤头短暂休整时,也不会消停下来,而是将凤头上的毛羽蓬松散开,为雌凤头唱歌跳舞,雌凤头也不断应和。筑巢、歌唱,一个清晨它们就这样循环往复。
  两只第一次见到的野鸭,颈部有点白羽,尖尖的尾巴翘着。百度上一查得知,这是一对针尾鸭。生态越来越好,各种鸟都迁徙而来,成了留鸟。前几天看到的一对大雁,从春天留在昆明湖中,就再也没有离开过。它们优雅地在西堤上踱步,成为一道别样的风景。在岸边喂食鸳鸯时,野鸭也来了,小麻雀甚至到了你的脚边。那是两只新生的小麻雀,瘦小、活泼,伸手都能捉住。你看着它们细腻的羽毛纹理,觉得在大鸟中也毫不逊色。
  小荷叶长到了碗口一样大,西堤在雾蒙蒙中,更显得幽静而神秘。凉风拂过昆明湖,水面波光粼粼,画船载着游客朝佛香阁方向驶去。船后,一道晶亮的水道拖曳着,波纹逐渐荡漾到了岸边。雨燕围着楼阁滑翔,它们飞得很高,你需要眯着眼,才能看到天空中一个个小黑点。
  飞在水天一色中的鸬鹚、苍鹭以及白鹭,让水天灵动起来。整个清晨,芦苇荡中传来大苇莺、小苇莺不绝于耳的叫声。绿柳覆盖的藻鉴堂岛,传来白头鹎、大斑啄木鸟等鸟的合唱。还有团城湖中的治镜阁岛,树上落满了苍鹭、池鹭和夜鹭,你只能用望远镜才能分辨它们。
  乌鸫在清晨的树林里不停地唱着,旋律婉转悠扬。它属于合唱队里的领唱者和指挥,引领着鸟儿们歌声的节奏和节拍,跌宕起伏。整个清晨,颐和园都沉浸于鸟儿们盛大的演唱会中。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