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拍郎朗 二胡拉“老柴”
北京日报

2025-07-29 04:46 语音播报


  唐若甫

《你行!你上!》电影海报
  不得不承认,郎朗已经成为大众日常生活中越来越无法避开的话题,人们能在众多场合看到这位钢琴家帅气的模样。
  如此全面开花的形象展示,自然备受除了纪录片以外的商业电影的青睐。2013年,他迎来银幕首秀,在奇幻冒险真人动画片《梦幻飞琴》里本色出演,演奏肖邦为琴童加油。2022年,陈思诚自编自导,黄渤、荣梓杉领衔主演的奇幻家庭喜剧片《外太空的莫扎特》里又有郎朗本色客串出演他自己。那以后,似乎奇幻、家庭、励志和喜剧不经意间成了郎朗“触电”的不变公式。姜文自导自演的最新影片《你行!你上!》便为最新一例。
  只不过,这部首次将郎朗置于主角光环下的影片并未出现他本人的身影——影片讲述的是郎朗从出生到十七岁在美国拉维尼亚音乐节救场一炮走红的成名经历,其中尤为细腻地刻画了他与父亲也就是“郎爸”之间交织的喜怒哀乐。
  姜文饰演的郎爸总是戴着墨镜,既会弹钢琴又会拉二胡,毫无违和感;葛优饰演的有着拖把头的名师,像极了小泽征尔;甄子丹饰演的协作钢琴家是郎朗在美国费城求学时“斗琴”的关键人物,最后因为自己弹错了音而不得不跳进水池“受罚”。
  虽然这是一部“伪纪录片”,但影片还是用方言、爱好和特殊形象,比如上海口音、北京口音、东北口音、闽南口音、泳池和光头等对应不少在郎朗成长中扮演过重要角色的人物。观众对郎朗的身世了解越透,对应的具体身份也就越清晰。
  姜文的电影总是个性鲜明、特立独行,尤其几部近作更是多有所指,需要看几遍方可揣摩通透。《你行!你上!》一脉相承这一特色,有着《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烧脑,《瞬息全宇宙》的无厘头和昆汀·塔伦蒂诺式的情绪化转变。只不过,这部电影并没有让我萌生像观摩姜文前作那样走进电影院二刷、三刷的冲动。于是我的脑细胞便从对叙事的解码慢慢转移到对音乐的捕捉上来。
  姜文的电影确实历来以音乐见长。想当年《阳光灿烂的日子》中引用的一曲马斯卡尼独幕歌剧《乡村骑士》中的《间奏曲》虽然意在反讽,但却让多少人为此曲着迷;《太阳照常升起》中由久石让作曲的主题音乐则在抒情和振奋的双关语中忽明忽暗。
  看完这部将近两个半小时的电影,犹如听了好多场钢琴音乐会。巴赫、贝多芬、舒伯特、肖邦、门德尔松、李斯特、柴可夫斯基和拉赫玛尼诺夫等作曲家的经典音乐不绝于耳,《彩云追月》《浏阳河》《少年壮志不言愁》和《茉莉花》等中国曲子亦相得益彰。
  影片中有几处让我印象极为深刻的音乐与画面片段,搭配之绝犹如妙笔生花。影片开始后不久,郎朗的父母吵架时,竟然响起了柴可夫斯基钢琴套曲《四季》中恬静浪漫的《六月船歌》。一动一静的强烈反差就像《辛德勒的名单》中巴赫音乐与暴力场面一样,以反衬的方式愈加强化视觉的冲击。少年郎朗在北京的大院里演奏《黄河钢琴协奏曲》中的《保卫黄河》,大院的民众自发跟着旋律唱起了冼星海《黄河大合唱》,满满的民族自豪感预示着郎朗即将在美国获得成功。远在美国费城的愚人节游戏,郎朗与父亲在威尔第歌剧《阿依达》“凯旋进行曲”中掉入恶作剧的陷阱,小号嘹亮的吹奏直逼《让子弹飞》中的主题曲,调侃意味深厚。而后一段振奋人心的打击乐独奏虽然篇幅短小,但却像冯小刚执导的《我不是潘金莲》中的鼓点音乐一样让人虎躯一震。在甄子丹饰演的协作钢琴出局后,郎爸拉奏二胡为郎朗在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末乐章伴奏,竟也道出了二胡出其不意的乐队音响特性。
  柴可夫斯基这首脍炙人口的钢琴协奏曲可能是影片中出镜率最高的作品之一。完整的管弦乐团伴奏音频先在影片开头——郎朗在郎爸的激将下跳楼的著名桥段出现,最后则在郎朗救场的桥段再现,前后呼应,所用的音频亦来自郎朗与丹尼尔·巴伦博伊姆指挥的芝加哥交响乐团的录音。不管是乐曲还是录音版本都起到了点题的功效,因为17岁的郎朗正是在艾森巴赫指挥芝加哥交响乐团的契机下,于拉维尼亚音乐节临时救场,一举成名天下知。
  除去开头和结尾,影片中段的音乐即便有协奏曲也大多是钢琴部分的独奏。乐队与钢琴交相辉映的宏大叙事被刻意留给了一头一尾的高潮段落。纵观整片,门类繁多的曲目单让人眼花缭乱,也道出了郎朗在成名之前就积累下的巨大曲目量。如果说这部“伪纪录片”不足以回答郎朗为何能成为国际巨星的世纪拷问,那它至少通过剧情的跌宕和音乐的贴切给出了万变不离其宗的成功源代码——惊人的天分加上过人的勤劳。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