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十二中科丰校区初三(12)班 王雨涵
筷子刚拨开油碟表面的香油膜,蒜泥的辛香就裹着红汤的热气漫上来。重庆观音桥的火锅店开着窗,江风穿堂而过,把悬着的红灯笼吹得轻晃。油花在铜锅里翻滚,映得满桌人影都红彤彤的。表叔夹起毛肚往沸汤里送,“七上八下”喊得像川江号子,尾音被风卷着飘出去,惊得窗台上的三角梅落了两瓣花下来。
“莫看这汤红得吓人,消暑得很!”服务员大姐端来冰粉,红糖浆在碗里转着圈,“重庆的辣是往外冒汗的,汗一出,暑气就跟着跑咯。”铜锅九宫格里,牛油泡咕嘟咕嘟炸开,我掐着秒表涮毛肚,“七上”时带着胭脂色的嫩,“八下”刚好卷成小卷,往香油碟里一滚,蒜泥裹着毛刺,咬下去脆得能听见响儿。辣意刚爬上舌尖,额头就沁出细汗,江风一吹,竟比吹空调还舒爽。婶婶递来老鹰茶,说:“你看这茶,解辣又解渴,跟咱重庆人一样,看着热辣,心里面透亮着呢。”
邻桌,一位爷爷正把凉糕里的蜜枣往孙儿碗里拨。孙儿举着漏勺捞黄喉,红油溅在白T恤上,像朵小花开得热闹。“当年防空洞里吃火锅,就靠这口辣驱潮气。”爷爷指着墙上老照片,给孙儿讲述那段历史。
暮色漫过解放碑时,我们踩着石板路往江边走,红辣的火锅味蒸腾着纪念碑下的繁华。网红火锅店的霓虹灯光中,穿旗袍的姑娘举着火锅碗;老旧街巷的斑驳灰瓦中,镶嵌着一个个奶茶、文创、冷饮、小吃店铺。夏热在辣椒的作用下,将我的汗一点点生发、升腾出去,在这火热的生活中弥散开来。
江风越来越凉,裹着水汽扑在脸上。回头望,火锅店的光在暮色里连成片,红汤的辣、冰粉的甜、老鹰茶的甘,混着江潮的湿气,在心中酿成夏天的味道。高铁掠过江面时,我舔了舔唇角,余辣还在,却带着沁心的凉。这红汤里煮着的,正是重庆人把日子过得热气腾腾的智慧——辣过、汗出,才懂什么是真正的酣畅。指导教师 尚昱
